日前,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素养主题论坛在线上举办。会上发布《中小学编程课程教学设计》,为培养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创造者提供助力。
本次论坛系第三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大会的专题论坛,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成功落地推进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特点,一是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学校课堂教学,需要政府主导、政策牵引、企业参与工具研发、学校有序实施,多方共同配合、相向发力,才能获得理想效果;二是高校科研力量参与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标准顶层设计、课程研发、师资培训等全过程,可以帮助中小学更快速专业建立起适合学校发展状况及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三是组建社团、以赛促学仍是较为实用的教学应用策略,学校应坚持创设人工智能学习氛围,持续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好奇心和对未知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不同形式的赛事实践来培养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真正让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学生科技素养落到实处。
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举行《中小学编程课程教学设计》出版项目发布仪式。《中小学编程课程教学设计》以中小学编程课程建设为核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体系化论述,期待能为中小学教师及其他教育从业者开展和推广中小学编程课程提供支持,为培养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创造者提供助力。
活动中,海淀区一线教学专家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对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进行深层次探讨,同时,各位嘉宾畅谈自身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描绘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落实的真实情况,对以课程系统性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Copyright © 2022 真术相成 ・ 蜀ICP备2022001576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104号